台式風味手工個人獨立刊物ZINE:飲食記(二)

喜歡看雜誌、自己做手工藝,或是喜歡接觸設計的朋友們,不管耳不耳熟多少都聽過「ZINE」吧!

比起大量製刷製造的雜誌,這類由設計師手工製作出版的獨立刊物,更是顯得有味道又特別,

這種低成本、製作粗糙、少量的次文化出版品,被日本評論家譽為「雜誌出版旋風裡的颱風眼」。

 img_1463  

而許多有想法的設計師,在雜誌上看不到想要的題材,或是有滿腔的熱血想告訴大家,

就會利用這樣的方式,比起網路刊載,這類的小紙本藝術更是有效利用了重複閱讀,分享,

以及收藏的特性。在pinkoi裡的一位設計師「Ying-Chieh Liu劉穎捷」,

手繪製作了一本叫做「飲食記二」的獨立刊物,相較其他設計師可能會在認識的咖啡廳、

販售特別小物的商店寄賣,他更大大方方的擺上設計拍賣網站,

把一整年度吃到好吃的小吃畫下來,告訴你「不能旅行吃美景,邊旅行邊吃美食」吧! 

img_1471     

img_1475     

翻開這本充滿濃濃手工味道的小書,會先看到一排手寫的目錄,親和感十足的手寫字佐以紙膠帶點綴,

隔壁好像隔了一張描圖紙般的半透明隔頁,隱約透露出這本獨立刊物的中心思想。

美食一直以來都是台灣人最引以為傲,也被國際人士喜愛的部分,劉穎捷利用了手繪的技巧邊吃邊畫,

將台灣獨有的飲食文化用小刊物的方式記錄下來,你可以看到這本ZINE製作技巧並不特別精緻,

卻誘發了一些想要自己彩繪筆記本的靈感吶!(畫得很有感觸呢!)

img_1478     

img_1481    

img_1485    

這位設計師創作的契機非常單純,因為自己長久以來都有在本子上畫畫的習慣,

在加上自己小時候住在基隆,所以可以看得出來裡面的食物以基隆的小吃為大宗,

一開始第一本「飲食記一」,畫的對象主要是外國人,

但發現台灣的買家也相當有共鳴,於是就開始著手繪製「飲食記二」,

不同於第一本裡面多了許多新材料,像是之前大人物有介紹過展覽的「MT紙膠帶」,

利用膠帶本身上面的圖案,帶出食物給人的感覺,你可以發現像是鳳梨酥的旁邊就貼滿了

象徵酥酥的蕾絲圖案紙膠帶等等有點幽默又可愛的表達方式,

像這樣設計師們的小巧思也是ZINE給人的驚喜之一呢!

img_1488  

img_1491_0  

獨立刊物最迷人的地方在於少了雜誌精緻的印刷,通常每本都會經過設計師的雙手加工,

再加上一些印刷廠無法做到的設計(比如說翻頁的途中會看到某頁貼著可愛的立體小模型),

以及設計師的小巧思(例如每本的編號和設計師留下的一句話等等),

ZINE最重要的是內容常常會出現雜誌不可能會刊載題材,充滿限制級、赤裸裸的次文化現象,

綜合以上的因素,ZINE儼然可以說是新一代文青書櫃中必備的收藏之一。

   

img_1494  

 

     

獨立刊物的售價約莫在300-500間,雖然不算便宜,但是卻是充滿台灣古早味的回憶,讓台灣的回憶永流傳,

可以送給長輩們成為永久收藏的小物。

 

文章出處:http://daman.cool3c.com/

文章來源:大人物

arrow
arrow

    iMi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